傳統(tǒng)水墨揮灑創(chuàng)意色彩
形神與氣韻——當代中國畫八人學術提名展”在鵬寶軒藝術館開幕。這是一個飄散著傳統(tǒng)水墨香氣,卻又揮灑著現代創(chuàng)意色彩的中國畫聯展。無論是造型、韻味都凸顯獨特風格的人物畫,還是構圖、線條都暗含創(chuàng)新技巧的山水花鳥畫,均表現出一種探索精神。
該展覽由深圳報業(yè)集團、《中國美術》雜志社主辦,南山區(qū)文化局承辦,共展出楊曉陽、馬書林、唐勇力、袁武、陳永鏘、鄭軍里、王潮安和徐恩存的作品70余幅,將持續(xù)展至10月25日。
自然流露才能真正吸引人
步入展覽現場,迎面看到的是中國美術館副館長馬書林的傳統(tǒng)戲曲系列水墨畫。《長坂坡》、《穆桂英掛帥》、《孟良與焦贊》等取材自中國傳統(tǒng)戲曲的作品,通過多種彩墨的熏染,彰顯出強烈的視覺沖擊力。馬書林在接受深圳商報記者采訪時說,他關注、創(chuàng)作傳統(tǒng)戲曲題材的中國畫已近30年,從早期的工筆畫,到現在的寫意畫,他一直在追尋屬于自己的繪畫語言。
在馬書林看來,好的中國畫作品應該是畫家通過自己的獨特語感,把自己的視覺感受充分表達出來。“無論是抽象的畫面,還是刻意渲染的氛圍,只有畫家自然流露的,才能真正吸引人。”
馬書林作品的對面,掛著中國國家畫院院長楊曉陽的系列人物畫。畫面上一個個造型獨特的人物,由看似隨意的粗獷線條組成。遠遠看去,就像一團團端坐著的石頭。再看畫上的題詞,“寧可居無竹,不可飲無茶”、“懷素書壁”、“酒逢知己”等等,都散發(fā)著閑適、淡雅的文人氣息。
凸顯畫家視覺創(chuàng)造能力
北京畫院副院長袁武的人物畫也很特別,既有《莊周夢蝶》、《觀鵝圖》等帶有傳統(tǒng)文化內涵的作品,也有韻味別致的人物小品《鐘馗小像》系列。此外,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副主任、教授唐勇力參展的《春月涉獵圖》、《秋月好風光》等作品,以及廣西藝術學院教授鄭軍里的《大漠孤煙直》、《初春》也含有豐富的文化氣息。
在山水花鳥畫中,廣東嶺南畫派美術館館長陳永鏘的《綠野閑庭》、《向日葵》、《水仙》等作品顯示出獨樹一幟的嶺南風格。深圳市美術家協會理事王潮安參展的《淡香也追風》、《詩韻》在線條的運用上流露出一種雅致的格調與情趣。
徐恩存介紹,此次參展畫家都是當代中國畫的新銳畫家,具有較高的藝術水準與造詣。“此次展出的作品都具有獨創(chuàng)性和鮮明的個人風格,且產生過廣泛影響,并在某種意義上推動了當代中國畫從傳統(tǒng)向現代的轉型、從繼承向創(chuàng)新的發(fā)展,其作品與創(chuàng)作經驗具有當代美術史的意義。”徐恩存說。
- 巴彥浩特再添讀書休閑好去處(圖文)2016-08-17 12:08:59
- 首屆內蒙古地方戲劇目展演暨第四屆二人臺藝術節(jié)開幕2016-08-17 12:08:03
- 馬頭琴大師:齊·寶力高(圖文)2016-08-10 09:08:50
- 黃金奶源帶的前世今生2016-08-10 09:08:50
- 巴拉吉尼瑪解讀成吉思汗文化(圖文)2016-08-10 09:08:50
- 保護民族古老的活態(tài)基因(圖文)2016-08-10 09:08:50
- 傳統(tǒng)水墨揮灑創(chuàng)意色彩2016-08-10 09:08:50